廣東省中山市2019-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年級期末水平測試語文試卷(解析版)
- 資源簡介:
共19題,約19770字。
2019-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年級期末水平測試語文試卷
一、現代文閱讀(一)(9分)
閱讀下面的文字,完成下面小題。
以受眾作為中介,我們明顯看到“網絡文學”與“傳統文學”的不同,后者讀者的參與是在后期,也就是作者完成并與讀者見面之后,當然,這中間也有作家依循所謂的“大眾心理”和“市場”所做的揣測,但確定的是,讀者并沒有在寫作過程之中現身,并改變其創作行程。這個意義上,傳統寫作可說是作家的獨立創作,在現代社會主要是指文人獨自創作,因此,文學的專有性、獨尊性和不可重復性是其表征。但“網絡文文”發布的過程里,寫手與讀者是隨時隨地不可分的一體,沒有讀者,那這個“文”的命運基本就是消失。讀者是跟隨著寫手的不斷“更文”一起存在,如影隨形。這樣的讀者也在不斷演變,從普通讀者,到粉絲,再到余興未盡的同人創作、批評,就形成了與傳統文人創作非常不同的讀者。甚至可以說,“網文”世界的讀者已經自成一格,是一個有共同趣味、共同追捧對象的群體或者部落。
因為讀者的存在,改變了寫作的環境。過去的創作是個人創作,因此是具有隱私性質的,有個人空間。但網文的寫作方式和閱讀機制,決定其寫與看基本處于同一個時空之內,我們可以將其稱為公共空間。公共空間的存在,使“網文”處于共同創作的機制之中。而同時“在網”既是空間的,也是時間的,還是整個意識參與其中。網文正是在共空間的機制下產生的,即寫什么的問題。由于
寫手與讀者基本處于一個仿真的空間,甚至就可以被視作真實空間,在這里可以無話不談,幾乎沒有什么禁忌。而“禁忌”卻正是傳統文學非常重要的一個表征。作者和作品都是獨立的,在印刷時代處于“唯我獨尊”的位置,因此,只能是作者說什么,我們看什么,由于看者與作者同時處于各自的“私空間”,看與寫很難在一個線上,而大多數也是被牽著走。在這種情況下,隱私與禁忌也處于壓制的狀態。
傳統作家的寫作過程是屬于自己,這大概是可以站得住腳的。因此,作品寫成之后是否能夠給自己帶來榮譽,或者能否得到讀者喜愛和批評家的關注,是處在不確定的狀態,很難由自己掌握。也因此,這種“孤獨寫作”和“個體世界”成為傳統作家為人稱道的部分,是作家成為“精英”的主要原因!熬W文”寫手卻一改這種寫作模式。在他開始寫作的時刻,就基本上與讀者共在,閱讀的數量和“打賞”的多少始終伴隨著寫手的沉浮,自然成就感也在其中。這一過程伴隨著“寫作”突破規定字數和規定讀者的標準而時時鼓蕩于心。換句話說,“網文”寫作是在時時被觀看的狀態下完成,因此有非常強烈的儀式感和表演感,那種“展示”之中的愉悅和激情可以想見,這種“居間的”“看與寫共在”帶來的體驗是傳統作家無法感受到的。
。ㄕ幾詮埓好贰稕_突與反哺: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》)
1. 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,正確的一項是( )
A. “傳統文學”并沒有讀者的參與,在寫作中對作家的寫作一般也不產生直接影響。
B. “網絡文學”的讀者深度參與寫手的寫作過程,對寫手的寫作施加了重要的影響。
C. “傳統文學”作家擁有獨立的個人空間,寫手的隱私和禁忌處于讀者的壓制之下。
D. “網絡文學”寫作處于開放的網絡空間,寫手與讀者均沒有任何隱私和禁忌可言。
2. 下列對于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,不正確的是( )
A. 文章采用了對比、類比等論證手法,闡述“網絡文學”與“傳統文學”的差異。
B. 文章以不同的受眾為前提,論證寫作環境的改變對寫作模式以及體驗帶來的改變。
C. 文章第二段結合時代背景論證傳統作家處于“唯我獨尊”的位置,掌握了話語權。
D. 文章末段對傳統與網文這兩種完全不同的寫作模式的優劣,作了一些具體的辨析。
3. 根據原文內容,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( )
A. 傳統作家 寫作過程是屬于自己的,因此其寫作具有隱私性質,個性化的色彩更為鮮明。
B. 網文寫作與傳統寫作各有各的優勢,因此為了更好的發展,兩者需要互相學習,共同成長。
C. 傳統作家之所以被人稱道,因為他們是社會的精英,他們的見識要比一般讀者高明得多。
D. “看與寫共在”的全新模式對網文寫手給予持續的外部刺激,激發了網文寫手的創作激情。
【解析】
1題詳解】
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。解答此類題目,首先要審題,明確題干的要求,如本題“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,正確的一項是”,要求選出的是“正確的一項是”,然后瀏覽選項的內容,然后到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,最后進行辨析。
A項,“‘傳統文學’并沒有讀者的參與”錯誤,由原文“以受眾作為中介,我們明顯看到‘網絡文學’與‘傳統文學’的不同,后者讀者的參與是在后期,也就是作者完成并與讀者見面之后”可知,讀者的參與是在“后期”,所以并不是沒有讀者的參與。A錯誤。
B項,正確。
C項,“寫手的隱私和禁忌處于讀者的壓制之下”錯誤,由原文“因此,只能是作者說什么,我們看什
二、現代文閱讀(二)(15分)
閱讀下面的文字,完成下面小題。
孔林中的橡樹
林之云
據說孔林中的樹木有十萬多株,松柏居多,橡樹也不少,間以楷樹、皂角等。
楷樹又叫黃連木,高大英俊,是珍貴樹種,深秋時樹葉開始變黃,敞開的樹冠遮住一片天空,陽光再從葉片間散下來,光線閃爍,別有一番景色?瑯涠嘤脕硐笳骱蛻涯顬槿藥煴淼娜,所以和模木連在一起,就有了楷模之說。模木更為稀少,從來還沒有見過。
在“斷碑深樹里,無路可尋看”的孔林深秋中,滿目都是蒼涼、肅穆。只有樹木的綠
資源評論
共有 0位用戶發表了評論 查看完整內容我要評價此資源